昨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大兴机场国际进港航班已转到首都机场。我们视频截图
首都机场已设处置专区,防止混流导致交叉传染;北京要求有条件的餐厅要积极推广分餐制
3月13日起,大兴机场国际进港航班全部转到首都机场运行。为更好做好防范境外输入病例工作,首都机场已设立处置专区,分为旅客进港区、中转区、留观区、休息区以及出入境手续办理和安检区域。
新京报讯 3月14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第五十场新闻发布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莹介绍,大兴机场国际进港航班已全部转到首都机场运行。首都机场设有处置专区,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相对独立,可最大限度防止机场内混流导致的交叉传染。
赵莹介绍,首都机场本着“最快时间、最短路径、最小影响、闭环管理”原则,会同海关、边检、公安等部门,将原有用于国内航班进出港使用的区域,改造成为具备保障国际航班功能的处置专区。这就有必要进行场所清场、改造,以实现测温等检疫排查,边检入境手续办理等多种功能,除此之外还要安装设施、调试系统、优化线路,明晰引导和服务标识,并开展压力测试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对国际进港航班流程做调整,整个改造过程全部在72小时之内完成。
目前,首都机场处置专区T3-D设有旅客进港区、中转区、留观区、休息区以及出入境手续办理和安检区域。
T3-D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位于T3-C和T3-E中间,整体相对独立,从空间上实现了与其他航班旅客隔离,最大限度防止机场内混流导致的交叉传染。
赵莹称,当疫情严重国家和地区的航班进港后,首都机场统一安排航班停放在专属停机位,所有机上旅客经由海关进行测温等检疫排查,边检办理入境手续,非中转旅客在专属休息区等候摆渡车前往新国展旅客接驳区;中转旅客在办理完中转手续后,再前往专属休息区候机。对于入境过程中发现的体温异常旅客,首都机场也设置了专门的转运程序和路线,以避免与其他旅客发生接触。
赵莹介绍,首都机场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在对3座航站楼各区域消毒的基础上,对T3-D专区进行重点消毒,对卫生间等使用频率高的地方加强消毒。对廊桥的活动端、门把手、电梯等,一机抵达后都要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旅客行李会在机下进行消毒。
T3-D处置专区可办理国际转国内和国际转国际的转机业务。转成次日航班的中转旅客,会由北京社区防控组交由新国展的专区,交由各省的驻京办,次日由各省的驻京办送到首都机场的柜台,办理中转业务。
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了一例境外输入确定诊出的病例情况。
庞星火介绍,2020年3月13日,北京市报告1例从美国输入的确诊病例黎某,国内户籍地为重庆市,长期定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黎某自述2月26日至27日在美国参加公司会议,其中一同事后来确诊。3月1日晚,黎某出现寒颤,未就诊,之后又陆续出现发热,最高39℃,伴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以及恶心、腹泻、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3月3日首次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奥司他韦治疗,3月5日、3月10日就诊于同一医院,胸片显示均无异常。3月11日再次就诊同一医院,胸片显示肺炎影像,当地医院评估其症状后未收治入院,在美国3次申请核算检验测试均被拒绝。
为进一步诊治,黎某及其丈夫、儿子一家三口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1时从洛杉矶机场乘国航CA988次航班,于北京时间3月13日5时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入境填写的健康申明卡显示:黎某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黎某丈夫有乏力症状,儿子无症状。经向乘务员孙某核实,黎某在飞机上落座1小时后自述低血糖,乘务员将其安排在最后一排隔离区,与前方乘客有帘子阻隔,之后黎某未返回原座位。抵京时,海关对3人排查后,由120急救车转运至定点医院。3月13日,黎某确诊,黎某丈夫及儿子为疑似病例。
目前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共确定59名密切接触者,其中14人在京,均已采取对应措施,其他人员信息已转相关省份。
庞星火提示,在境外的中国居民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及时在当地就诊,或采取居家观察,避免出行。更不能采用国际长途旅行方式,于己于人极为不利,造成疾病扩散的风险极大。鉴于新冠肺炎已蔓延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征,近期不宜去国外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旅行或旅游。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一起北京查处的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海外“代购”案件。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发现,王某国(男,40岁)、于某(男,36岁)为达到牟利目的,明知通告中“到京后应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的规定,仍故意违反,2月底从外地来京后,连续往返北京和疫情严重国家,为他人海外“代购”商品。
对此,北京市公安局迅速开展调查。3月12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王某国、于某二人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规定,目前正在对二人进行集中观察,待通过观察期后执行拘留。
潘绪宏表示,境外疫情输入是当前首都疫情防控面临的最突出风险,在此提示入境进京人员,要严格遵守我国法律和法规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规定,自觉履行防控责任和义务。对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警方将依法坚决打击。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输入病例的诊治问题。境外回国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在回国过程中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医保规定,报销后实施财政补助,个人不需要负担相关联的费用。
对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回国过程中被确诊为输入型的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医疗费用原则上由患者个人负担。参加商业保险的人员,可按合同规定支付相关费用。经认定的困难人员发生的费用,按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予以医疗救助。
新京报讯 3月14日,北京市商务局、市疾控中心发布疫情期间餐饮单位经营服务指引3.0版,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实施公筷公勺。对于合餐顾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有条件的餐厅要积极推广分餐制。同时,要求餐饮服务单位控制就餐人数,拉开桌椅间距,确保餐位间隔在1米以上。
指引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根据有关要求做好门店和员工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并对上岗员工做培训;准备口罩、医用消毒水、洗手液、测温枪等防疫防护用品;并组织所属员工使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及时掌握员工健康风险。对外地返京人员、疾控部门确定的发生密切接触的潜在风险人员,及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人员,应及时隔离。
员工上下班途中,要正确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要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餐饮服务单位要在店内外候餐区、取餐区、结账区划设“一米线”,严控排队就餐人流密度。提倡使用二维码扫码点餐、结账。安排专门人员,对就餐人员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餐厅就餐。同时,控制餐厅就餐人数,停止接待群体性聚餐。拉开桌椅间距,确保餐位间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无法移动,要明确标识出非就餐座位。就餐人员不得面对面就餐。内部食堂应采用分时段错峰就餐等服务方式。
指引对就餐环境提出要求,使用集中空调进气通风系统时,应使用全新风运行,每周会进行核心部件的清洗、消毒或更换。对于顾客接触多的桌面、门把手、水龙头、走廊、电梯、扶手、洗手间等部位及时清洁消毒。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清洁消毒,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厨余垃圾加盖、分类、及时清理。
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要掌握本平台送餐人员健康情况,禁止送餐人员在餐饮服务场所形成人员聚集。盛放食物的容器保持清洁卫生,应在平时清洁消毒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频次。餐食不得遗撒。送餐人员在取餐、送餐时,应采取无接触或少接触配送方式,如外卖可以送到楼宇门口、小区门口,由顾客自取,减少人员接触。
为防控境外输入病例,北京市在新国展设立机场入境人员专门集散点。记者获悉,北京团市委、顺义区、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志愿者到T3航站楼和新国展进行现场服务,其中18人是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95后”学生,他们提供翻译等服务,协助外籍来京人员分流转送工作。
“我是3月9日晚上接到通知的,由于目前尚未开学返校,学校向在京同学发出‘志愿者紧急招募令’,仅仅两个小时,首批覆盖英语、日语、韩语的多语种志愿者就集结完毕,做好了开赴一线的准备。”北二外带队教师刘睿基说。
此次集散点征用的W4、E4馆,位于新国展最北端,集散点实行全封闭管理。经过线时左右,集散点迎来第一批转运人员。“志愿者都是北京孩子,其中不少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大多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家很快克服了紧张感,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我们要求同学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配合解决一些问题。”
团队每天拿到航班入境计划表,按照语言分组排班,轮流上岗,保证志愿者有充足的休息,以良好的状态上岗。除了翻译工作,在等待航班抵达过程中,同学们还协助工作人员分发物资、整理资料。
亚洲学院研一学生黄楠23岁,是二外“95后”志愿者团队中最“年长”的一位。过去几年间,她在不少中韩交流活动中担任过韩语志愿者。“以前是出于兴趣爱好,这次是感觉疫情防控要求我们,所以更有使命感,希望有机会能够用专业相关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往都是在电视中看到医护人员“全副武装”,平生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把自己名字和“韩语翻译”写在防护服上的那一刻,黄楠真正感觉到这次志愿经历的“严肃紧张”。“那时候就告诉自己,要用更认真的态度服务,使工作更加顺畅、严谨”。
作为工作人员和入境人员的翻译,黄楠帮助询问客人目的地区域、在北京停留多久等信息。上岗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特殊情况”:一位韩国女子带着女儿到达集散点后,发现部分行李可能落在了机场。
“由于这位客人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当时比较着急。”黄楠马上对接工作人员,帮助双方翻译。“最终,工作人员表示找到行李后,这位女子不需要来机场取,可以帮她送到家里,同时还安排车辆送她回家。这位乘客非常欣慰。”
已经工作了5天,黄楠已经逐渐习惯了防护服和护目镜,“但是佩戴N95口罩长达7小时还是会略有不适,由此我们也更加理解医务人员的艰辛。”她说,希望中国和韩国都能尽快渡过难关,“期待着大家早日摘下口罩,看到北京志愿者亲切笑容的那一天。”
王东浩是名“00后”,他大一就过了英语六级,此次担任英语翻译志愿者。“我一直关注着北京疫情情况,最近几天境外输入确定诊出的病例增多,特别希望能为防控工作尽一点力。”
3月12日是他第一天“当班”,下午一点半上岗后,他发现国际航班较多,对英语志愿者需求量增大,干脆申请继续值晚班,直到半夜12点半才回到驻地。
特殊时期,王东浩在服务中倾注了更多关怀。在协助驻京办为旅客预订酒店时,他会耐心安抚旅客的情绪。“我也会设身处地想象,如果我在异地语言不通时可能遇到的情况。”一位南非游客当天要从北京乘坐统一专车到沈阳,考虑到游客不会说中文,不能表达在哪里下车,他特意将游客目的地的中文地址写在卡片上,方便游客告诉司机。
目前,大学正在进行网上授课。为了学业和志愿服务“两不误”,王东浩让同学帮他录屏,在志愿服务休息的时候再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