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Ru Ar Cn
产品中心
陕西:畅通“水动脉” 做活“水文章”
发布时间: 2024-12-06 05:00:25 来源: 产品中心

  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从水龙头里流出来,洗菜、烧水、做饭……11月25日中午,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大寨街道寨西村村民高保会忙着做饭。

  像这样便捷自由地用水,在不久前,还是寨西村村民梦寐以求的事。得益于杨陵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大家伙儿用上了优质便捷的自来水。

  近年来,陕西聚焦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水网工程,立足流域整体和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持续扩大水利建设有效投资,加快推进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进入冬季,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依旧建设火热,机械轰鸣,火花飞溅,大坝混凝土浇筑量屡创新高。

  截至目前,最高坝段已达169米,占总坝高的74%;年度累计浇筑量70万立方米,较去年提速45%。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目标任务,细化措施、倒排工期、全力冲刺,确保2025年水库顺利下闸蓄水,2026年底工程全面建成投运。”陕西省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人申开为说。

  近年来,陕西加快实施省级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工程。引汉济渭工程一期全面通水,已累计向西安供水超1亿立方米,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通水。

  石头河水库灌区东干渠改造工程、榆林王圪堵水库至靖边引水工程、盐环定扬黄定边供水提升改建工程等加快建设,聚力解决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

  与此同时,陕西不断强化水网重大工程要素保障,东庄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陕西供水工程、白龙江引水工程等一大批事关区域发展大局的重大引调水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渭河、汉江、无定河等大江大河综合治理取得很明显的成效,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慢慢地增加,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省级水网主骨架正在加快形成。

  目前,全省已建成水网大动脉工程约400公里,建成骨干输水通道约500公里。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成水库1060座、总库容117亿立方米,供水能力达135亿立方米。

  “几十年来我们从始至终用自备井供水,每次烧完水,锅里都有一层白色的水垢。”提起以前的用水,寨西村村民王锐利连连摆手。

  “现在,我们村村民都用上了来自秦岭石头河的优质水,不仅水压稳定,水流量大,水质也变好了。”寨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强说。

  铜川市通过夯实供水基础、设置专项补助资金、推行县域统管等举措,累计投入约6.1亿元用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提升,建成了一批高质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20年以来,铜川市、县两级累计落实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超1亿元,其中近400万元用于水价补贴,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汩汩清水进了农家、润了民心。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6%。

  今年以来,陕西以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水质提升和消除直饮窖水“四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全方面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基本建成了水源可靠、水质优良、管理规范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建设水网,能轻松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为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的价值。”省水利厅计划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

  引汉济渭工程通水一年多来,已初见成效,累计上网电量3.8亿千瓦时,累计调配水量1.3亿立方米。今年入夏以来,向西安日供水量突破100万立方米,西安市民近50%用水来源于此。

  近年来,陕西以重大水利工程为牵引,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高效配置并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努力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水网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能加强河流、湖泊等水域的生态功能,改善水质,为各类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ECO的平衡和稳定。

  在陕南,汉江、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10年来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流域内7个国控断面水质达Ⅰ类,江水丰盈,水流澄澈;在关中,通过河道疏浚、滩面平整、污染治理,渭河沿岸的生态建设连起了大片湿地,环境优美、鸟儿蹁跹;在陕北,通过沟道打坝、梁峁整地、山坡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昔日的荒山正变成绿洲……

  在水资源的润泽下,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在三秦大地徐徐打开。(陕西日报记者 徐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招商时代潮派售楼处电话_招商时代潮派售楼中心电线小时热线电话_最新百科详情

下一篇:二氧化碳做成沙发、手袋腾讯投亿元推动低碳技术规模化应用

Copyright 2020-2023 © 牛牛体育-足球直播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浙ICP备050055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