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网上热议的线年,打工送两个儿子进名校 让不少人为母爱的伟大而感动。来自新洲的王秀梅进城打工10年,与患病的丈夫栖身在一间闲置的狭小卫生间里。
多年来同时打4份工,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先后把两个儿子送进了全国一流大学,目前都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一个还是北大的研究生。
两个儿子学费全靠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如今读研每月有几百元生活补贴。在北京的大儿子小光做兼职、当家教,不需要父母给钱,小儿子需要的生活费也不多。
万幸的是,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并没有因父母蜗居卫生间而感到尴尬 ,反而努力学习、努力生活来报答父母。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为解决入厕难,从十几年前开始,北京陆续在街头、公园等公共场所,建起一大批公厕,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民众的入厕难题。
为了维护、管理好这些公厕的卫生,市政府为每个公厕聘用了一名清洁工,这些清洁工多为外地人。
靠东侧的公厕两头,各有一间20多平米的房间,供清洁工居住、生活。厕所内还有一间空房,用于存放清扫用具。
目前,清扫工具放在了外面,三间空房住着十多口人,估计是清洁工的家人、亲友,但也不排除出租赚钱。
优势2:工作不算太累。就算每天打扫两次,每次一个小时,每天工作才两个小时。
优势4:兼职经商。由于清洁工工作自由,时间自己掌握,还有兼职经商的空间。
一个小公园,两个公厕,就为十几口外地人免费提供着住房,北京有多少这样的公厕?北京能不人满为患吗?
假如,这两个厕所用一个人管理,一天的工作量顶多在四、五个小时左右,按每天8小时工作制计算,一周也才只有四天的工作量,并不算重。
“蚁族”们多居于地下室。房间面积还可以,内屋当卧室兼电脑、电视室——内屋可以放一张床,一个电脑桌,一个电视桌,一个衣柜,几把1椅子,放置行李箱以及贵重物品。
外屋当橱房和洗衣擦澡处——外屋可以放一个橱柜,煮饭炒菜都可以,还可以买个热水瓶,一个面盆,一个洗脚盆,一个洗衣塑料桶。
没有卫生间很不方便,30多个房间,几十号人拥挤在走道上可以排一队,地下室空间只有两个厕所,男女公用,等不及也得等,不然还是没得上。
急也没用,只能干巴等。声声相闻于耳,开门声、关门声、褪裤声、拉链声、提裤声...
好像回到以前,只有在学校里公共厕所一样。上完厕所要冲水,发现没冲水要罚钱。
地下室空间算起来是个“三合一”场所,吃住烧煮,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虽备有灭火器。
但如果那个电线短路、那个冒失鬼忘记用电烧开水或者某人抽烟乱丢烟头引燃可燃物,那后果不堪设想。
地下室空间虽然不怎么冷,也有空气窗,但房间里有的没有窗户,再说地下室空间还是很阴冷潮湿的。
地下室空间房间利用率很高,很多人看好入住,也有很多夫妻或者恋人同居在一起。
男男女女,孤男寡女也有,混居在一起,生生相息,息息相关,抬头不见低头见,洗刷上厕。
不时遇到不认识的异性。而在夫妻房,因为以隔板隔开,一碰都会晃动,房间密闭性、隔音性不好。
真不知道他们都是干什么工作,每到晚上,人都回来,那才热闹,人来人往,有的开着门看电视,有的在做饭,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拖地,有的三五成群躺在床上聊天。
夜深了或者凌晨,还是放假日早晨,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这里根本就没有住人一样,很宁静!
他们群组或者租在胶囊房里。在胶囊公寓的房东王佳才眼里,房子是活的,像细胞一样可以裂变,一间可以变成两间,四间可以变成八间,面积越变越小,但功能却一样也不能少。
老王被租客们称为“武汉最牛房东”,因为这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胶囊房,创意、规划、设计全都出自他的手笔。
在这栋楼里,他隔出了胶囊房55间,最小的一间面积仅有4.5平方米,租户多为刚刚走出校园,在武汉艰苦打拼的年轻人。
老王说,现在房价不断上涨,房租也水涨船高,许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买不起房,也租不起大房子,于是他将自家这栋六层私房改造成了胶囊公寓。
他先是拿98平方米的二楼小试牛刀,改造成9间大小不等的胶囊房,一经推出就受到年轻人的热捧,经过这番改造,房子的月租金还能多赚200多元。
从这次房子裂变中,老王尝到了甜头,也认识到这些年轻人对房子的要求是便宜、方便和私密性,对居住条件并不在意。
只要能满足睡觉、吃饭、洗澡和上厕所等基本需求就行,于是他把另外5层楼也仿照二楼的格局,各自改造成9间,其中一楼被分割成10间,还都配上了独立的厨卫和网线。
为了让房间更人性化,老王头还装了10台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房间有热水供应。为了让胶囊房显得更温馨,老王头还以“家”为主题创作了打油诗,贴在每个房间的门上。
经过这么一番包装,老王的“胶囊公寓”不仅实惠、实用,还挺温馨,用老王的话说,叫做“有幸福感”。
“蚁族”数量为3至6万人,近半数“蚁族”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八成“蚁族”家庭经济情况—般。
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蜗居(房号508)里,一名女孩在床上玩手机,另一名女孩在床下隔出来的“浴室”里洗头发。这间胶囊公寓是一栋6层私房。
这间小房子,被房东隔出九大功能区,娱乐区,也是休息区;“楼下”有“厨房”,有餐桌,偶尔也兼职书桌;有卫生间,可供淋浴和方便;电视机高高挂在墙上,小小蜗居,连通大千世界。
508房的房客张小姐在快递公司上班,她说“胶囊房”功能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私密性较好,不但不觉得拥挤,反而有点儿温馨。
她所在的公司就要搬家了,离这里数十公里,但她不打算搬走,住在这栋公寓里的另外几名同事,也没有搬家的打算。
而在这个平均月房租超过3000元的城市里,蜗居地下室成为了上百万低收入的北漂族的唯一选择。
24岁的蒋英(音)和23岁的李盈(音)。蒋英是酒吧服务员,李盈是一个企业的职员。他们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将房间贴满粉红色的墙纸。
33岁的牛松(音)与他的32岁的妻子赵安生(音)在租住的地下室房间内,他们俩都是一家云南餐馆的厨师。在北京2000万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即700万外来务工人员。
23岁的何兵(音),重庆人,在为保险推销员的面试做准备,他正在试穿一条借来的领带和一件新衬衫,何兵与两位朋友共同租了这间地下室。
20岁的包瑞茜(音),内蒙古人,她在ipad上玩“切水果”游戏。她来北京上一个美发沙龙培训班,与男朋友一起租了这间每月400元的地下室。
一位妇女抱着孩子走进租住的地下室。清晨他们迎着一缕阳光走到地上,成了这个头顶上的繁华城市中的一员;夜晚,他们钻入地下的陋室,继续做着自己的都市梦。
90年代末,政府开始把一些防空洞、地下隧道外租,它们被改造后作为出租房租赁。目前北京有5500个地下室,没有人确切知道地下室居住了多少人,据估计有100万人。
30岁的周丽梅(音)正在哺乳8个月大的孩子。周丽梅是吉林人,一家人卖掉了房子离开老家,租下了这个高层公寓的地下室,将之改造成140个房间并对外出租。周丽梅家8口人分别住在这里的5个房间内,他们依赖收租金生活。政府将这个地下室划到非安全类,这里面临着被政府整顿清查的结果,为此周丽梅的家人提出抗议并要求得到政府赔偿。
21岁的李欣慧(音)在她租住的地下室房间内上网,她是天津人,离开家6个月,在一家传媒公司当销售,每个月需交房租400元。
不少名人成名之前都在底层默默忍耐和奋斗。比如某知名美女画家,就有一段无名时期心酸经历。
她的朋友回忆到:我们住在回龙观的二拨子新村,一个名字很怪的地方。不是回龙观新开发的那些小区,而是为原来当地的农民回迁准备的一片居民区。
房租很便宜,平均每个人大约只要200块钱。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一点才在这里安顿下来。
每天上下班如果坐公共汽车的话一共要花大约四个小时,而且晚上8点以后就没有车了。当时小编们经常加班,晚上十点以后才干完是常事。
如果那个时间要回家就只能打车,一趟就要30块钱左右。如果索性不回家夏天还好,春秋冬三季一到后半夜,办公室里就会变得很冷,而且办公室没有沙发,我只能蜷缩在两张拼起的折叠椅上睡觉,这样根本谈不上恢复体力。
这样一个月偶尔熬上一两天还可以,时间长了难免受不了。结果后来收入就变成一大半都花在了路费上。美女画家的收入更紧张。
地下室虽然苦了点,但是离上班的地方很近,但是搬到回龙观以后,每天在路上花费大量时间和体力让她就没有精神画漫画,最后只好决定辞职。
辞了职,收入就只能靠作品。当时她大概几个月才能发表一篇短篇,所以收入拮据不言而喻。
在二拨子的那一段时间里,她完成了后来很多人很喜欢的那篇作品,有可能可以说作品中那忧郁和无奈的情绪正是她当时状态的写照。
考虑到她当时还处于短篇创作阶段,在多处露面可以更加有助于作者的宣传,所以这篇稿子先是投给了漫友。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她已经快要吃不上饭了,而漫友的稿费听说可以更发得快一些。
稿子投过去不久,负责的编辑就告诉她,可以在最近一期上刊出。然而一个月过去了,稿子没有登出来,又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
本来已经拖了两个月,就算当时就决定使用,那么杂志制作需要一个月,发表之后还要两个月之后才能领到稿费,这样前后加起来,结果就是她将近半年没有收入。
她就自己躲在屋子里泡一碗比较便宜的方便面,然后一直吃。对,就是一碗面,中午起床泡上,吃几口,然后去画画,晚上累了再吃几口,然后去画画,半夜饿了再吃几口。
凡正她的饭量小,有些时候这一碗面竟然能持续吃上好几天。大家都知道,面条泡久了是会发胀的,口感……就不用说了。
偶尔进她的屋子,在她的电脑旁看到一碗褐色的奇异的东西,问她是什么,她就会回答:“不要扔,那是我的方便面,我还要吃的。”
交房租的日子到了,两个人都没有钱,只好向谷强借钱交房租。但是除了房租之外,又不好意思再借吃饭的钱,于是就只好饿着。
记得有一次她的口袋里已经一块钱都不剩了,而我还有一点点钱,我们两个当时躺在她屋子的床上,我说:“我用这点钱去买点东西,咱们两个吃。”
她却摇摇头:“别去,我有经验,只要一直躺着不动,就可以不耗体力,还能撑几天。你现在如果出去买东西,体力一下子就耗完了。
在这里想跟其他还想来北京的外地朋友说一下(若还有的话),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地下室和郊区的楼房之间尽可能地选择租郊区的楼房,但是郊区和市内的楼房之间还是尽可能地选择租市内的。
虽然房租上可能会贵了将近十倍,但是生活环境对人的心情和工作状态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二拨子,住处距离最近的超市大约要步行近半个小时,这并不算远,但是这条路上没有一点树木和建筑可以遮荫,只有无穷无尽的从附近工地刮来的黄沙尘土,在气温40多度的北京炎夏,那简直就是地狱。
偶尔甚至还能够正常的看到蝗虫。房间里当然是没有空调的,所以一天到晚都开着窗子,到了晚上,猫咪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在床上捉蛾子,
超市是我们那附近唯一可以闲逛逛的地方,除此之外基本没处可去。像美女画家就索性整天待在家里,除了漫画圈子的聚会(通常有人请客)之外,一两个月才出门一次。
就在租房合同到期的前几个月,非典开始了。住在那里的其他人都尽快地离开北京避难去了,只留下三个朋友。
三个人相依为命,似乎也没什么可觉得害怕的。真正可怕的并不是疾病,而是人。很快,居民区开始设关卡,禁止外人出入,尽管他们不能把付了房租的我们马上赶出去,但却可以百般刁难。
只是出门去买点菜,前后花费不到十分钟,再回来就要接受没完没了的诘问和盘查,甚至语带侮辱。
软磨硬泡,连哄带骗,终于拖到非典刚刚过去的时候,他们找到了新的住处,租房合同也已经到期。
最后搬家的那一天,房东突然又出现了,而且还带着他二十多岁的儿子,两个男人赤裸着上身,一个站在门口,另外一个则在房子里转来转去,告诉我们“客厅的玻璃有一个洞,要赔50块钱,厨房的洗手池管道松了,要赔一百块钱。
最后的结果,是她们把所有不打算搬走的旧洗衣机、旧显示器、旧桌椅……全部留给了房东,还加上两百块钱,这爷儿俩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来到小张的住所之后,她们任何一个人都吓了一跳。或许在看过前面之后大家认为我在二拨子的生活已经算是清苦了,可是和张腾比起来,那简直能够说是豪华。
他们住的那一带没什么正儿八经的楼房,他们住在一幢二层的小楼,不过与其说是住在二楼,还不如说是住在小阁楼上。
他们两个人只有一间房间,四壁透风,门上的玻璃还有裂缝。屋子里除了他们的床和画画的桌子,就没什么地方了。
他们有一台电视机,忘了那本来就是黑白电视,还是因为太破旧所以看不到彩色。还有一台二手的ps。
小张说,他用上一次的稿费买了这个,因为他觉得除了画画之外,他们总还要有些娱乐的。
这台被他视若珍宝的破旧ps,就是他们全部的娱乐。在那里笔者第一次玩到了海贼王的ps游戏,还玩得很高兴。
他们没有电脑,当然是因为没钱买。所以当我们提议他用电脑上网点可以省掉买网点纸的钱时,他显得很为难,还考虑了一下在网吧上网点的可行性。
他们没有煤气,也没有暖气,记不清他们当时是靠烧煤还是煤气罐来取暖了。当然,做饭也一样。因为吃不起外面卖的东西,所以这两个男孩子每顿都自己做饭。
还记得小金一直笑着说,他们两个在家里都没烧过这种东西,特别是小张,笨手笨脚的总让人觉得他会不小心把炉子弄爆炸。
那时是冬天,屋子里很冷,他们的炉子也不是随时都点着的,因为太浪费。这样的环境要怎么画画呢?有点不敢想象。
一群爱画画的朋友相互支持、鼓励走过最艰难的时光。还记得美女画家曾经开的玩笑:大家都说我皮肤白,头发又黑又直,像女神。
但其实白是因为常年住地下室不晒太阳,头发是没钱去理发店打理,所以越来越长。
有一位网友讲述了他的一个北漂好朋友放弃大城市生活,回归三线城市去住,最终无奈日日悔恨。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城市生活,真的不是天堂。
A是我在北京多年的一个朋友,在北京认识差不多有8年了,去年因为种种原因(1、买不起北京的房,2、非京籍孩子无法在北京上学,3、三十多岁想择一城而定居),回到老家武汉勉强找到工作。
这位朋友两口子毅然辞掉北京待遇优厚的工作(他在上地一家软件公司,年薪15万左右,老婆在一家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年薪10万左右)
上周末朋友来北京出差,请他吃饭,闲谈之中,对去年头脑一时冲动逃离帝都回到三线,表示无穷的悔恨,并且每天都在后悔,他告诉我,二三线城市并不是天堂。
朋友和我一样,也是从事IT工作。大家都知道,在北京做IT,今天辞职,一周之内可以收到好几个OFFER是常有的事。
朋友太过于自信,一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感觉自己在IT方面的专业相关知识,无论去那儿,不愁找不到一碗饭吃。二是武汉一直宣称是华中的中心城市,什么光谷,智慧城市,大数据城市,科研城市。感觉自己的才能在武汉肯定大有作为。
事实证明,他被忽悠得不轻。带着北漂8年攒下的60多万积蓄,说是在武汉光谷那儿买了三居套房,全款90万,贷了30万。
找工作异常艰辛,他说在武汉想找到一份从事通信研发方面的工作很难,并且他在北京8年的工作经验,武汉很多小单位还瞧不起,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做点歌软件的小公司,人家给出的薪水是试用期3500,转正之后5000.
而她的老婆,在北京一个外语培训教育学习管理机关供职,作为一个英语专业人才,她老婆原本想着回到武汉找一家外企工作,当翻译也好,做人事行政也好。
但事实证明,他们俩口子都想到太美好了,她老婆这么牛哄哄的英语人才,居然在武汉找不到外企的工作,因为,二三线城市,外企太少。
要么就是一些外资企业在远郊开的工厂,离家十万八千里因为武汉太大了,根本就不像北京,世界500强外企总部,HP,摩托罗拉,思科,微软,霍尼韦尔。。。在北京城市比比皆是。
所以他们两口子,回到武汉之后,找工作真是费尽了周折,按朋友的说法,从帝都逃离回到三线城市,才了解什么叫机会少?待遇差?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阿。
现在朋友在武汉做销售,彻底转行了。因为IT工作机会太少,待遇太差,所以就转行做销售去了,现在保底工资+提成,一个月可以拿到6000左右,没有五险一金,公司不上保险。
她老婆在一家做化妆品生产销售的民营公司做行政,一个月3000。所以,他现在一提起工作,就后悔。
说在北京就算房租贵一点,吃穿住行全刨掉,一年存个10万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在武汉拿到手两个人才9000,再除去吃穿住行还贷款,回去一年多了,一分钱存款没有。
朋友还跟我说起一个他户口的事。因为他老家是湖北京山县,而武汉的落户政策是买100平的房,总价超过50万便可落户。
而他在光谷买的房子,110多平方,总价90万,他想把户口落在武汉,拿着购房合同,发票等去派出所开证明,然后政府部门就是各种踢皮球。
一会要让去街道先开证明,一会街道让他去开发商那儿开证明,一会又说要老家先开证明。
反正就是每个部门,话都只说一半,让他晕头转向的跑了四个月,手续还没搞定,最后所有的资料收集全了,证明也都开了,派出所那边却说,要拿到房产证才行。四个月白跑了。
朋友31岁了,老婆今年才怀孕,想开个准生证,老家京山县和武汉两头跑,要不然武汉这边医院不给建档。
说他开这个准生证,被老家计生部门各种卡,要不就说他的章盖得不合要求,要不就是要他出具一大堆证明。
因为这些年来,他一直没在老家,必须证明这些年来,他在外地不是二婚,没有私生子,没有犯罪记录,没有。
最后,朋友实在没办法了,给当地计生办几个领导一人两条中华,吃了顿饭,才拿到准生证。这就是无数网民整天喊着要回老家二、三线城市享受的安逸生活,打脸阿!
在一线北上深工作过,当过北漂,深漂,沪漂的都知道,这样的城市,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工作逼着你去学习,充电,所以每天人都很充实。
朋友告诉我,他们办公室的那些小伙子,大姑娘,大叔,大嫂们,每天在公司吹吹牛,那儿的小龙虾好吃,昨晚打麻将又输了几百块,再吹吹牛皮,然后再干活。
不过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办公室居然可以吸烟。下班的前十分钟,大姑娘小伙子着急去约会,嫂子们着急给孩子做饭,大叔们忙着找大排档吃龙虾,打麻将。
他说,他现在才31岁,感觉当年在北京的那股冲劲全没有了,也不想学习,也落入流俗了,感觉一天天在堕落。
这可能就是很多网友口中的小城安逸吧!年轻不努力,难道等七老八十了再努力?天上会掉钱下来?
谈起物价,武汉的物价除了房价比北京便宜,其它方面物价比北京还要高。这可能也是所有三、四线城市的通病。
他告诉我,别看武汉的房价便宜,大部份七、八千一平米,但在武汉工作的好多小年轻们,在武汉买房基本无望。
当地本科生的工作两三年,两千来块钱一个月算高的,武大,华科,华中师大的毕业生,在武汉找工作,三千多起步,很多都削尖了脑袋想考个公务员,就是图个安稳。
天外天,黄记煌饭店的服务员,审美的洗头妹,物美超市的营业员小姑娘。。。至少工资+奖金都4500起步了。
这也难怪北上深的人口,政府现在如此强力打压,外地人口还蜂涌而至,同样是一份工作,小城市2000,到了北京就翻倍,只有傻子才不去北漂呢。
回三线城市,要么有几百万,要么亲属和朋友死党多且关系还好,要么自己有编制。
大城市看不到希望,小城市回不去,创业没经验,种地地都没,这类人估计很多。其实不要小孩,自己能再加把劲移民吧。
朋友诉苦,他们两口子现在在武汉,职场前景几乎为零。并不是他们不努力,还是机会、机遇,也谈不上什么公平可言。
即使他这么瞧不起现在的单位,但他在单位还是小心翼翼,生怕被同事和领导抓住小辫子给开除了。
回武汉了,月月光,旅游是不敢想了,明显就是,回到老家二、三线城市后,比当北漂时的生活品质显而易见地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所以他说,当北漂时,租房也是一种快乐,回到老家,就算买了房,他每天都闷闷不乐。
让朋友最后悔的就是,去年初他回武汉时,手上60多万现金,急急忙忙在武汉买了房。
说如果他去年没有回武汉,在北京又工作一年多了,手上至少80万现金了,贷点款买一个北京郊区的房子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彻底是没机会了,钱被套进武汉的那套房子里面了,武汉的二手房根本就卖不掉,新房库存太大。
好不容易在北京混到的购房资格没有了,反正就是8年北漂,仅有一点收获,他全放弃了,没想到输得很惨。
并且他说,将来等小孩出生后,很可能的情况就是,他会把父母接到武汉来照看孩子,老婆留在武汉工作。
不知道大家发现身边一个现象没有:在北上深,身边总会有那么一小挫人,整天就是劝这个离开,劝那个离开。
整天就是说老家如何如何的好,北上深如何如何空气脏,交通堵,没户口寸步难行,小孩将来读书困难,房价高,在北上深挣的钱又全花在北上深了,反正就是各种没有未来。
在北京如此开明的一个环境中你都混不好,你去老家小城市,一个完全要靠关系才能生存的小地方,你就混得开了?
这些人要么就是在北上深混得很失败的失意者,临死前,还想拉几个垫背的,极力游说那些阳光向上,有理想,有目标的北漂,想把他们也拉进loser行列,跟他们一起堕落。
这样,他们回到老家,就可以明正言顺:你瞧,在北京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混得不好,这么多人都混不好呢!
就算在北漂住地下室,月薪三千,也莫轻易离开北京,这儿才有事业,有梦想,有诗和远方。
记得在2010年前后,当时出现了一波北漂逃离潮,不过很快这些人就跟我这位朋友一样,发现逃回老家还不如留在北上广当漂族。
不过我很担心我这位朋友,虽然他说等小孩出生,他将重回北京当北漂,但那时,他都33了,还能有多大机会?
也许去年他不回武汉,现在就在北京安家了,虽然房子离城区远一点,小一点,但至少在北京稳定了。
而现在,就算他再重回北漂,代价是夫妻两地分居,小孩一年见不到几次,回到老家换来这种生活,这叫质量?
昨天,朋友在北京出完差回到武汉了,反正从周末楼主和他小聚闲谈中,感觉了除了后悔还是后悔,无尽的后悔。
今天我抽空把朋友的事写出来,也是要提醒广大的北上深漂族,莫轻易放弃一线城市当“漂族”的机会,也许你打算逃回老家的同时,无数热血青年正买票北上南下。
现在当漂,还不需要门槛,你将来也许有一天就成功了,将来,也许你当“漂族”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有两种选择,A:小城市月薪2000,北漂月薪5000,B:小城市月薪5000,北漂月薪5000,你如何选择?
如果是我,我义无反顾选择当北漂,任你把二三四线城市说得天花乱坠,说得像朵花儿一样美好,二三四线城市,生活谈不上尊严,堕落叫安逸,那跟北上深压根就没有可比性,不是一个数量级。
二三四线已是天花板顶,而北上深5000还只是地下室。答案一切都在不言中。
嫌北京空气脏?但可以装个新风系统,家里PM2.5过滤到20以下。一个新风2万搞定,30岁以上、北漂五年以上一个月工资。
混十年北漂,攒300——2000万,前者够回去了,后者够移民了。活着有希望。
二三四线,不用谈了。没有背景、家里条件不好,但又想奋斗的年轻人,无论学历高低,都要混一线。
说北京不好的,大多数都是北漂LOSER,谁见过在北京拿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漂骂过北京不好?在北京买房定居的了漂会骂北京?想想就明白,是哪一类人整天说北京不好了。
家里条件不好的年轻人,无论你学历是研究生还是初中毕业,在一线,就非常有可能实现对别人的快速追赶甚至超车。
理工好校出来的,35岁前超车概率我估计不低于六成。没高学历的也有一两成机会。二三四线不是没机会,但概率……
有一个新闻,大意是讲北漂的‘跳板理论’,调查显示是只有全款能在北京买得下房的北漂,才会真正留在北京,才会有幸福感。
而屈于北京高房价下,那些拿出占月工资40%甚至60%来租房的北漂,大都生存得没有幸福感和尊严,而这些人,很多人只是把北京当作人生的跳板,来北京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后然后回到家乡二、三、四线城市发展。
当然调查的结果为,这些北漂回到家乡或就业,或创业,能成功的再融入进这种小城市文化和圈子的人,能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返乡北漂,简直是凤毛鳞角。
而最终绝大部分返乡的北漂再次回到北京,重新当起了北漂,又打出了‘重回北上广’的口号。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因为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中,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使北京的房价再高,房租再高,北漂租房也比在三、四线城市活得幸福和有尊严!
马上又要面临七月份高校毕业季了,不信你们可以去高校做一个调查,毕业生就业最想去的城市,毫无疑问肯定仍然是北上深广。
这绝不是一种人云亦云或是跟风似的盲从,为什么全国的学子毕业后最想来的仍然是这四个城市,仅仅是因为北上深广的国际化繁华?因为这儿就业机会多?这儿工资最高?
当然对那些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决定要去那个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判断肯定就是,那个城市工作好不好找,工资高不高,比如像北上广深,肯定是最符合不过了。
而恰恰相反的是,网上许多网友甚至没来北京工作过一天,也跟着瞎起哄:什么北京雾霾重,交通堵,北京房价高,房租贵,生活成本高,上班压力大。
作为一个资深老北漂,在北京工作生活将近14年,我觉得我很有必要说点什么以正视听。那就是北漂的生存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悲催,也没那么容易有挫败感。
相反,北漂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一种磨练,北漂也是最能激发出一个人潜力的生活方式。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戏,那么舞台固然是最重要的,显然北京是一个很大的舞台。每个人总会在这儿寻找自我的舞台。
在北京这个舞台中,任何一个人都有发挥的机会,并且游戏规划是最公平的。而在三、四线城市,会么都靠关系,潜规划来运行。
试问:一个毫无社会背景的寒门学子,是在北京容易找到出人头地的机会多,还是在三、四线城市机会多?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三、四、五线城市,好的事业单位,好的企业单位,几乎都成了权贵阶层的子女分食的盛宴。
普通寒门子北在这样的城市,别说进这样的好单位,只怕就是去应聘一个超市收营员,都需要关系介绍才能进得去。
在北京,法制环境是最好的,最公平的,最能给大家提供安全感的。相反,在三、四线城市,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就要逊色许多。
同样是找工作,在北京你只需要在各大求职网上发简历,如果你被招聘的公司看到了并合符要求,你就能够得到面试机会甚至录取。
大学生和农民工挤在一起,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工作机会,这可能就是三、四线城市求职现状的一个缩影。
北京的房价、房租高的确不假,但谁又能否认北京的工资水平全国最高呢?在楼主乡所在的三线小城市,本科生想找到一份月薪超过2000的工作都难。
我有亲戚的子女大学毕业后留在老家城市工作,在一个500多人的厂里当出纳,工作快四年了,月薪还没超过2000,仅1800多,并且她告诉我,她们厂效益算不错了,至少工资还能发得下,她认识的好多同学找的工作,工资都发不下,并且随时有倒闭的可能,失业了工作都找不到了。
我家乡三线多一平米,我们看似不贵,但是大家算过没有,月薪1800想买均价5000的房子有多难?
并且老家的物价一点也不比大城市便宜,肉、蛋,鱼、青菜,衣服各种消费,小城市比北京消息还要高得多。
现在她在老家租一个一居室要1000元,留下800元生活和消费,基本上月月光,一分钱也存不下来,倒是这小姑娘活得洒脱,说她是女孩儿,找个有房的男生就行了。
在北京,我所认识和接触到的人群中,和我年纪相仿的81年前后出生的,现在都已步入职场中年,家庭年收入没有一家低入30万的,只可能更多不会比30万还少。
就是刚步入职场的新北漂们,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北京一般起薪就是5000左右,只要工作两至三年,大都月薪能达到或是超过8000至12000。
而这时,他们年纪大都只有二十四、五岁,试问:在三、四线城市,有几个小伙子小姑娘在职场能拿到年薪十万?
但是在北京,这却是一个很容易,很轻松就能够达到的目标。就算房租高一点,至少到了年底,每年还可以存好几万块钱。
但是在小城市呢,房价是便宜,房租也便宜,但是工资呢,更是便宜,在小城市工作一年,是一分钱都存不下,在北京呢,虽然房租、生活占到工资的一半,但每年结余5万却是小事一桩。
再说说北京的房价,北京的房价真的是贵得那么高不可攀吗?为什么我认识的许多北漂都是通过小两口努力,家时没有多大的支持下,就在北京扎下根买了房?
像我家现在的小区,南三环,2013年的时候是3万多一平米,去年降了一点,现在普遍是二万七、八一平米,我没见到像网上所说的那种情况。
北京四环内的房价进入了六万元时代,我负责任的说,我们家小区就是三环边上,现在小区的二手房,都是在三万元以下。
如果北漂两口子,工作几年,双方的工资都能过万(这是很容易实现的),家庭年收入就能接近30万左右,最多不超过四年,便可以积赚出买房的一百多万首付出来,再贷款一百多万,买下一个70平左右的房子,我没有觉得北漂有多么。